<center id="wkfql"></center>

  • <center id="wkfql"><wbr id="wkfql"></wbr></center>
      <legend id="wkfql"><button id="wkfql"></button></legend><kbd id="wkfql"><menu id="wkfql"><optgroup id="wkfql"></optgroup></menu></kbd>
        您的位置:大理日報新聞網 >> 縣市 >> 祥云

        祥云縣“四個精準”搭建留守兒童“幸福橋”

        作者: 來源: 時間:2024/08/27 10:10

        本報訊(通訊員 張敏來 嚴雪 李娟)大理州“蒼洱陽光幸福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祥云縣切實把加強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作為保障民生、促進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精準識別關愛對象、精準落實關愛責任、精準開展關愛活動、精準筑牢安全防線,持續提升留守兒童幸福感。

        深入摸排,精準識別關愛對象。在全縣開展留守兒童拉網式排查統計,確保精準定位到村、精準識別到戶、精準建檔到人,健全留守兒童、困境兒童信息庫,建立“溫馨卡”信息臺賬,完備“陽光幸福檔案”。對在冊兒童實行按季度定期走訪,分類動態管理,準確掌握家庭情況、監護狀況、身心健康、學習教育狀況等基本信息,并簽署農村留守兒童委托監護責任確認書。目前,全縣排查并錄入全國兒童福利信息系統留守兒童4477人,做到鎮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一人一檔。

        幸福結對,精準落實關愛責任。成立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蒼洱陽光幸福工程”工作專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建立結對關愛服務機制,縣級部門、鄉鎮、村、組干部和黨員以“一對一”“一對N”“N對一”模式,共1444名黨員干部、教師與4477名留守兒童結成“幸福對子”,對留守兒童開展“雙幫扶”,設立“親情電話”,每月開展家訪1次,切實掌握留守兒童校外學習、生活需求和困難問題并針對性進行關愛。根據留守兒童分布情況實行網格長制服務管理,將關愛服務和日常走訪工作整合融入網格化管理內容,網格長日常收集并進一步梳理服務對象的困難、匯總問題和需求反饋鄉鎮,鄉鎮黨委政府進行責任細分,鎮婦聯依托各村(社區)網格開展統計留守兒童動態人數和需求清單。同時,將走訪慰問與日常入戶工作相結合,用好駐村工作隊、村組干部等資源力量,使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規范化、常態化。

        聯動發力,精準開展關愛活動。為認真落實“蒼洱陽光幸福工程”工作,切實提升兒童關愛服務水平,推動兒童福利和權益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祥云縣民政局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針對未成年人犯罪、交通安全、青春期健康教育開展兒童關愛知識講座,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提供物質幫扶和人文關懷,形成家庭盡責、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困境兒童保障工作格局,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兒童的良好氛圍?!吧n洱陽光幸福工程”三年行動計劃開展以來,全縣開展留守兒童專題教育講座4場次,覆蓋800余人次,發放禮品、宣傳資料各1000余份。

        科學研判,精準筑牢安全防線。暑期來臨,為預防溺水、交通事故發生,筑牢生命安全防線,祥云縣多次召開防溺水工作部署會,科學分析研判,細化工作舉措,緊盯重點人群、重點區域,對水域、道路進行全面排查,做到責任無盲區、監管全覆蓋。目前,全縣共更換防溺水警示牌140塊,配備救生繩等救生設備280余處,對小壩塘進行巡查20000余次。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開展防溺水宣傳,線上利用微信群、應急廣播、抖音號等方式播放轉發《防溺水安全教育》短視頻、音頻累計3500余次,轉發防溺水及溺水自救相關知識900余次。線下通過“敲門行動”“紅領巾成長營”安全教育等方式,督促監護人切實履行好監護職責,做好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及安全監管,不斷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嚴防意外事故發生。

        国产99久久久|欧美又粗又大XXXXBBBB疯...|欧美人与动XXXXZ0OZ|欧美猛片BBBBBⅩXXXX|久久综合欧美亚洲第一页

        <center id="wkfql"></center>

      1. <center id="wkfql"><wbr id="wkfql"></wbr></center>
          <legend id="wkfql"><button id="wkfql"></button></legend><kbd id="wkfql"><menu id="wkfql"><optgroup id="wkfql"></optgroup></menu></k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