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a5967-5e03-446e-9f62-8c992cae245ccopy.jpg)
本報訊(通訊員 張璠) 今年以來,劍川縣老君山鎮全面深化河湖長制,不斷推動基層黨建與河湖長制相結合,逐步建立各級各類河湖長與群眾聯動治水護河新模式,努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河湖環境。
織密責任體系,治水工作更高效。構建責任體系,深化“行政河長+民間河長”的工作模式,利用相互監督、相互促進,有效消除了監管盲區,一體落實管水保水、治污凈水、清障治亂、增綠護綠等措施。今年以來,各級各類河長累計對全鎮7條河流、4個水庫開展聯動巡河護水540次,問題處理率達100%。
引導群眾參與,共治共享變長效。充分發揮“書記院壩協商會”“陽光議事日”等群眾性會議的作用,用好微信公眾號、應急廣播等載體,向群眾廣泛解讀宣傳河湖長制相關政策以及老君山鎮在河湖保護方面的主要舉措和取得成效,提升全民愛水、護水、節水的意識。組建以鎮村干部、農村黨員等為主的黨員志愿服務隊,結合主題黨日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清河護綠”“植綠護河”等專項行動。結合社鄰共建治理,與怒江州蘭坪縣通甸鎮開展聯合清河行動,形成全民共治共享新格局。
強化督促檢查,河道管護見成效。結合全縣全面從嚴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由鎮紀委、鎮水務組對落實河湖長責任制情況開展常態化督查,針對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并制定下發整改清單,明確整改責任和時限,確保河湖問題發現一處、整改一處、銷號一處。堅持定期調度,將涉及河湖保護的重點工作和重要問題一并納入鎮黨委、鎮政府周例會工作清單,及時研究解決問題。同時,鼓勵引導社會各界志愿者加入治水護河隊伍,有效提高問題發現率和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