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a5967-5e03-446e-9f62-8c992cae245ccopy.jpg)
□ 通訊員 李若珠
金秋十月,走進劍川縣彌沙鄉,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正在地里頭忙著采摘辣椒的村民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一切,得益于彌沙鄉始終以黨建為引領、產業先行為抓手,堅持因地制宜,通過黨組織引領、合作社運營、黨員帶頭,著力構建“黨建+產業”的新格局,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黨建引領,科學謀劃發展“新藍圖”。緊緊圍繞“抓黨建、興產業、促發展”的工作思路,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群眾、發展產業等優勢,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產業振興新模式,促進鄉村振興工作從“授人以魚”向“授人以漁”轉變。通過黨建帶動,持續推進產業發展規?;?、產業化、品牌化、特色化,讓特色更特、優勢更優,讓羊肚菌、烤煙、白蕓豆、甜夾豆、朝天椒等特色產業持續發力。
合作社運營,探索特色產業“新路子”。積極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在傳統產業基礎上,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和特點特色,不斷推廣先進耕種技術和科學管理經驗,切實激發廣大群眾發展其他特色產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初步建立了“收購+加工+銷售”的自產自銷產業鏈條,不僅保證了產品銷售,還創造了多個就業崗位,通過流轉土地賺租金、基地務工掙薪金、訂單生產拿現金等方式助推群眾增收。
黨員帶頭,走好黨群聯動“致富路”。不斷激發黨員在帶領群眾增收致富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鼓勵全鄉廣大黨員帶頭學科技、帶頭發展產業,積極投身到產業發展大潮中。以促進農戶增收致富為落腳點,最大限度把黨員和致富能人聚在產業發展第一線,引導懂技術、會管理、有能力的優秀黨員扎根一線、服務鄉村,構建了由村干部、黨員致富帶頭人、返鄉能人等組成的鄉村振興人才“蓄水池”,為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注入了新鮮血液和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