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a5967-5e03-446e-9f62-8c992cae245ccopy.jpg)
本報訊(通訊員 張敏來 寇淑晉 周娟 山雨) 搭舞臺、掛燈籠、撒松針、擺凳子……大年初三,在祥云,一個有風、有云、有夢,還有故事的地方,村民們忙得不亦樂乎,為的就是過大年,看“村晚”。
這是一個名叫自羌朗的村子,坐落在祥云縣米甸鎮。這里沒有城市的繁華,卻有詩與遠方;這里沒有大海與船帆,卻有鄉愁和夢想。一場“我的家鄉我的年”品中國年味,展中國幸福的鄉村“村晚”在這里舉行。無論是地方的傳統舞龍耍獅、彝山歡歌,還是以南澗跳菜、三道彎為代表的彝家傳統節目,也無論是《春宴》《憶江南》《豐收的喜悅》,村民們都用心、用情、用意地去準備每一個節目,琢磨每一個細節。這是屬于廣大群眾自己的“村晚”,屬于百姓的舞臺。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全國“村晚”示范展播活動,從南北小年“村晚”接力展播到線下鄉村“村晚”活動的開展,祥云縣精心準備、周密部署,落地了奮進新時代 吉祥中國年“祥云印象·云南源”春節文化系列活動。米甸鎮自羌朗“我的家鄉我的年”鄉村“村晚”,把祥云人民春節氣氛推向了高潮。
“村晚”現場,村民們抬著凳子,背著孩子歡聚一起,眼神里飽含幸福,笑容里堆滿快樂。這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村晚”,而是“中國年”的傳承和延續,是心與心的相印,更是村民用最直接最純粹的方式展示新時代的中國生活。大家手拉手肩并肩,圍著熊熊篝火狂歡起舞,盡情歡歌,心手相連,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唱響幸福中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