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a5967-5e03-446e-9f62-8c992cae245ccopy.jpg)
□ 本報記者 馬麗芳
黨的十八大以來,祥云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承擔起省州黨委政府疏解洱海流域人口和產業轉移、建設區域產業中心城市的重大歷史使命,區域產業中心城市建設破題開局。2021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6.3億元,是2012年的2.2倍,年均增長9.3%。
十年來,展開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祥云畫卷,各族干部群眾用汗水澆灌希望,以實干篤定前行,祥云城鄉發展實現精彩蝶變,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全面小康從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凝心聚力、克難攻堅,決戰脫貧、決勝小康。
整合資金58.9億元,培植了“烤煙+秋豌豆”等年產值超億元的產業,實現13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018年9月成為全省首批脫貧摘帽縣,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943戶33114人全部脫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被確定為云南省“政府救助平臺”試點縣。2021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2811元,是2012年的2.1倍,年均遞增8.7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533元,是2012年的2.7倍,年均遞增11.71%。
產業發展從傳統粗放變為綠色集約
始終把培植產業作為加快發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承接洱海流域產業轉移,大力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和結構調整。
物流引領成勢見效,國家糧食儲備庫項目完成建設,滇西(祥云)國際物流港建設高標準推進。全縣公路運輸周轉量實現20.76億噸公里、鐵路到發貨757.76萬噸、集裝箱業務達12.8萬標準箱。工業體系優化升級,祥云財富工業園區升級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被列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省級重點開發區。農業產業鏈不斷延長,蠶桑面積和產量均位居全省第二,榮獲“中國蠶桑之鄉”稱號;畜牧業產值和蔬菜面積位居全州第一,成為滇西重要的生豬養殖、蛋產品供應和滇西最大的肉雞生產、銷售基地,先后獲中央生豬調出大縣、全國產糧大縣獎勵,被列為全省高原特色農業示范縣和國家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縣。第三產業活力充沛,被確定為云南省“雙十出口基地縣”“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省級外貿轉型升級食用菌基地和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2021年,祥云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78.01億元,是2012年的3倍。
基礎設施從節點提升變為整體優化
始終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先決條件,千方百計抓實項目建設,十年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720.9億元。
交通優勢更加明顯,昆楚大動車開通運行,祥云邁入高鐵時代;楚大復線、320國道改擴建等重點工程建成使用,完成1770公里鄉村公路建設,行政村100%通硬化路,鄉村路網“神經末梢”全面打通,被命名為全省“四好農村路”創建示范縣。水利設施持續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總控制水量達2.42億立方米,被評為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縣、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和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能源基礎逐步夯實,中緬油氣管道祥云段全線貫通,成品油、原油、天然氣管道三線并行。全縣風電年發電量11億千瓦時,光伏年發電量將達16.7億千瓦時?!靶禄ā毙顒莅l力,自然村通訊網絡全覆蓋,優化建設4G基站3096個,建設鐵塔942座、建成5G基站234個,“數字經濟”有效賦能產業升級。
深化改革從克難攻堅變為釋放紅利
始終把深化改革作為加快發展的內生動力,黨政機構改革全面完成,綜合行政執法、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等持續深化,殯葬、城鄉客運體制等民生領域改革成效明顯,義務教育階段“雙減”政策全面落實,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圓滿完成。
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祥云樣本”在全國推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祥云模式”在全省推廣,公立醫院改革榮獲“全國縣域醫共體建設示范獎”,并被國務院大督查通報激勵?!胺殴芊备母锷钊胪七M,“兩辦四中心”職能充分發揮,“五證同頒”、送證上門成為祥云優化營商環境新“名片”。十年來,累計簽約項目363個,引進州外到位資金721.3億元。
城鄉環境從住有所居變為美麗宜居
始終堅持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大理—祥云雙核驅動”進程不斷加快,形成“一城一軸三廊四核心、四區四鎮多組團”的區域產業中心城市格局。
縣城建成區面積拓展至12.4平方公里,比2012年增加3.1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47.6%,比2012年提高8.2個百分點?!傲峭瑒摗鄙钊腴_展,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和一批房地產項目。綠美行動加快實施,河(湖)長制、林長制全面落實,森林覆蓋率達65.56%,比2012年增加5.3個百分點。成功創建為省級衛生縣城、文明縣城、園林縣城,被評為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國家衛生縣城創建通過省級技術評估。
民生保障從穩步改善變為普惠共享
始終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大批惠民利民舉措落地見效。2012年以來,民生支出累計達247.2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6%。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防控策略落實落細。教育名片持續擦亮,中、高考綜合教學質量關鍵指標穩居全州前列,先后被評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省級教育工作先進縣。衛健事業邁上新臺階,祥云縣中醫醫院被評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祥云縣被評為國家級健康促進縣。體育事業蓬勃發展,舉辦中美籃球交流賽、全國女排甲A四強對抗賽等大型賽事和6屆全民運動會,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完成縣社會福利中心、縣兒童福利院、5個鄉鎮敬老院等建設,建成保障房2708套。法治建設成效顯著,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大幅提升,被評為云南省先進平安縣和全國法治縣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黨的建設從基礎鞏固變為全面提質
始終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持續向縱深發展。
全面加強思想建設,在全州首家建立意識形態常態化巡察機制,縣融媒體中心綜合傳播力保持全省前列。全面加強組織建設,王復生王德三烈士故居、王孝達烈士故居等資源成為祥云紅色名片??h總工會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縣婦聯榮獲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楊國旺榮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全面加強作風建設,形成了“干與不干不一樣,苦干實干大變樣”的干事創業氛圍。全面加強紀律建設,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綜合效能持續提升。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下一步,祥云縣將繼續傳承紅色基因、破解發展難題,搶抓戰略機遇、加快集聚發展,與大理市共同唱好大理州雙核驅動的“雙城記”,加快打造區域產業經濟發展核心增長極,奮力譜寫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祥云新篇章。
數說巨變
2021年
祥云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6.3億元,是2012年的2.2倍,年均增長9.3%。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2811元,是2012年的2.1倍;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533元,是2012年的2.7倍。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78.01億元,是2012年的3倍。
十年來
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720.9億元,累計簽約項目363個,引進州外到位資金721.3億元。
民生支出累計達247.2億元。
統籌:趙正琳 黑毅鶴
策劃:施貴興 劉 穎
朱 蕾 蘇云慧
繪圖/版式:何俊倬
(本版圖片均為本報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