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a5967-5e03-446e-9f62-8c992cae245ccopy.jpg)
□ 陸向榮 文/圖
走進巍山古城,不經意間,就會被陽光下那透亮的掛面所吸引,合著古樸的民居,或勤勞,或慵懶的古城人,讓人在濃濃的生活氣息中,體驗小城的那種和諧與寧靜。
手工掛面是巍山古城的一大特色,因本地盛產優質的純土堿、自然生態的小麥面以及祖輩相傳的手工制作掛面工藝而出名。20世紀七八十年代,小城里有近30多戶人家制作掛面,隨著現代機械化面條生產的推廣,到現在所存已不到10家了。王大姐掛面作坊就是其中一家,位于月華街134號,是一間臨街的古民居。
“和面一定要透徹,將雞蛋、水、堿、面等充分攪拌?!?0月5日,正值國慶長假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巍山秋高氣爽,古樸的南詔古街上游客來來往往。在古城老字號王大姐掛面作坊里,現年50歲的王銘珠和丈夫瘳文宏正在制作手工掛面,這個簡單的小屋里,傳承著王銘珠家70多年的手工面技藝。
想吃好面,總是要費些功夫的。王銘珠一直堅持不使用任何添加劑,采用最傳統的制作工藝制作掛面,掛面品種也只有最傳統的土堿面和雞蛋面兩種?!氨《许g性,易熟不易斷,回鍋不泥”是王大姐掛面的特點,更因為手工制作,產量有限,以至于供不應求,很多時候都要提前預訂,產出的量遠遠滿足不了顧客的需求。
目前,王大姐掛面作坊僅靠王銘珠和丈夫瘳文宏手工生產,每天產量僅150公斤左右,產品除了有大批本地老顧客外,還通過電商平臺遠銷廣州、珠海、山東等地。
如今,王大姐的掛面作坊已被巍山縣命名為“巍山老字號”,隨著巍山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顧客只會越來越多,她想找個寬敞點的地方,進一步擴大面條作坊的規模,讓更多的人能品嘗到巍山手工掛面的獨特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