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a5967-5e03-446e-9f62-8c992cae245ccopy.jpg)
□ 記 者 楊桂清 楊艷玲
通訊員 段慧剛 奎銀花
大理州“蒼洱陽光幸福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如何推進?南澗縣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通過基層黨建引領,完善陣地建設、創新服務方式,今年內在全縣建設100個“幸福小院”,讓農村老人“養老不離家”,全力托起“一老一小”在家門口的幸福。
一間小院多種功能
“我以前一個人在山上搞養殖,結果累病了,只好又回到村里。娃娃平時很少回來,還好‘幸福小院’建好了,我每天都來‘便民食堂’吃飯,不用自己煮飯了?!蹦蠞究h南澗鎮太平村第一村民小組村民高波說。
截至2023年末,南澗縣共有60歲及以上老年人3.59萬人。據推算,到2035年,全縣60歲及以上老年人將達到8萬人以上?!靶腋P≡骸钡慕ㄔO,為解決農村留守老人關心關愛服務進行了大膽探索。
“同學們在村里的這個‘太平書院’里都很快樂,周末有老師帶著我們活動,現在課余時間我也有了好去處?!蹦蠞炬偺酵晷×昙墝W生白蕊高興地說。
南澗縣通過科學有效整合農村現有的養老院、幼兒園、村衛生室、黨支部活動室、村民議事室和鄉村治理中心等閑置資產、資源,改造建設“幸福小院”,為村民提供綜合服務的同時,也為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兒童提供學習生活娛樂場地,實現“一院多用”、綜合服務。
花小錢辦大事
“南澗縣聚焦留守老人、留守兒童被廣泛關注這一民生新問題,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號召各級黨組織以建設‘無量幸福小院’為載體,組織黨員干部、凝聚身邊群眾,群策群力,滿足老年人養老和精神文化需求,為兒童日常照看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保障?!蹦蠞究h委組織部部長段雲桂說。
南澗縣各村黨總支結合實際,積極發動黨員、群眾、鄉賢等力量,采取“村里出一點、社會捐一點、子女交一點”等方式,建設行政村級融合式和村民小組級互助式“幸福小院”,縣財政補助每個“幸福小院”建設資金3萬至5萬元,積極探索互助養老新模式和少年兒童服務新渠道,讓老人和孩子在家門口就能有活動、學習的場所,實現花小錢辦大事。
家門口吃上熱乎飯
在家門口吃上一口熱乎飯,不僅是老年人生活所需,也是子女心之所系。在“幸福小院”建設中,南澗縣因地制宜開辦便民食堂,解決“一老一小”一日三餐問題,同時還幫助村民解決就醫、代購、繳費、取件等問題,積極探索“一村一策”多元化管理模式。在“幸福小院”建設中,堅持公益性和市場化相融合,以黨支部管理為主,黨員帶頭組織發動“無量護工”、志愿者、鄉村醫生等參與服務管理,做好食堂運營等日常事務,志愿者還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吃上熱乎飯。
南澗鎮太平村“幸福小院”廚師趙瓊告訴記者:“看著老人們幸福開心,我也感到很快樂、很幸福,就算再苦再累都覺得值得?!?/p>
隨著一個個“幸福小院”開始運營,南澗縣用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和行動,托起了“一老一小”穩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