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a5967-5e03-446e-9f62-8c992cae245ccopy.jpg)
□ 黃迎春
居民社區是社會基層單元,是直接收集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的前哨站。筆者認為,社區工作人員要從社區的功能、職責和能力三方面著力,按照“民有所需,我有所應”的要求,強化社區便民功能。
要注重提升社區功能。按照規范化建設要求,完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規劃建設,著力解決城市建設與社區服務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重點推進便民服務、“一老一小”、協商議事平臺、社區矯正、社區康復、心理疏導等有效呼應群眾對美好生活期待的“最后一公里”的設施建設,夯實社區治理和服務建設基石。
要注重提升服務意識?!盀槿嗣穹铡辈皇且痪淇湛谔?,應是社區工作人員實實在在的工作。通過創新的工作方法,制定制度化、標準化的服務流程、標準,提升社區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將服務著眼居民急難愁盼具體的問題,用量化標準考核服務質量,使居民服務“要我辦”變“我要辦”,合理設置服務內容,不斷提升社區參與基層治理水平,共建百姓同心、黨群同心,欣欣向榮的和諧家園。
要注重提升素質修養。通過教育培訓、觀摩學習等方式提升社區工作者業務素質,提高法律法規、居民調解、協商議事等方面能力,為社區居民辦實事,辦好事。同時,還需提升社區工作者個人修養,增強在便民服務中的“親和力”,始終以為百姓服務為宗旨,走進群眾,讓社區真正成為居民的家,溫馨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