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a5967-5e03-446e-9f62-8c992cae245ccopy.jpg)
近年來,各地鄉村振興不斷推進,但過去幾十年城市高速發展的成效,使很多人形成了“一切向城市看齊”的思維方式,習慣于用“城市思維”解決農村問題。農村有很多區別于城市發展的顯著特點,總是用“城市思維”來推進鄉村振興,就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不利于鄉村發展。
少些“城市化”,讓鄉愁記得住?!白〕鞘幸粯拥姆孔?,過城里人一樣的生活?!边@是很多農民最樸素的想法。近年來,很多農村建設照搬城里模式,在村容村貌發生很大改變的同時,記不住“鄉愁”成為較普遍現象。有的地方把新農村建設等同于“拆舊建新”,在建設和管理上趨同于城市,既浪費資源也難以得到群眾支持。有的要求和措施脫離農村和農民生產生活實際。農村建設和管理要因地制宜,既要不斷現代化、科學化,也要適合農村和當地的特點,才能更好建設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少些“盆景化”,讓發展更均衡。有的地方大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樣板”,投入大量資金打造示范樣板村,但許多“樣板村”只是注重硬件上的改造提升,用“城市小區”的理念來管理,沒有產業和經濟發展支撐,脫離了經濟發展實際和群眾需求,很難起到示范帶動作用。一味只注重打造“樣板村”,還會導致各級財政對鄉鎮之間、村與村之間的投入不平衡。正所謂“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有計劃有重點支持部分鄉村“率先振興”的同時,也要“雨露均沾”,對各村進行支持和幫扶,不能只是打造幾個“盆景”。
少些“形式化”,讓規劃更管用。很多地方對鄉村的規劃流于形式,為了規劃而規劃,對鄉村深入研究和思考謀劃不足,以致規劃千篇一律。一些規劃發展思路不清,同質化、盆景化、形式化嚴重。在鄉村振興過程中,要轉變思想,從更高層級明確鄉村發展思路和方法,認真汲取“千萬工程”等發達地區鄉村建設的經驗和做法,強化區域鄉村發展總體規劃和實施,既要有“一盤棋”的思想,又要有“差異化”的發展策略,讓規劃作為農村建設的綱領和行動指南,更好地為鄉村振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