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a5967-5e03-446e-9f62-8c992cae245ccopy.jpg)
□ 方柳英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但放眼當下,基層還不同程度存在“人才荒”的情況。筆者認為,要多管齊下,內外發力,破解基層“人才荒”難題,用“智力引擎”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崗位設置要“因地制宜”。優化基層編制資源配置,對農村占比大的鄉鎮、街道,適當增加農業相關編制,城市中心區崗位則適當向社區服務、社會工作、經濟發展、城市規劃建設等方向傾斜。優化基層職稱崗位設置,因事定崗、因崗定責,實現人才與崗位適配、編制與能力相應,確保個人才能充分施展,各得其所又各有所用。
環境營造要“筑巢引鳳”。在政策供給、資源配給、管理獎懲以及生活服務等多個方面提供支持,打造宜業宜居的人才發展環境,確保人才引得來、用得好、留得住、能發展。充分發揮技能人才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專業人才服務基層,吸引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加強基層人才專業技能教育培訓,增加掛職鍛煉和流動輪崗機會,營造育才養才和諧氛圍,為基層發展增添活力。
獎勵機制要重實績導向。除相對固定的職務工資和職級工資外,績效工資以工作量和工作成效為依據,實行差異化考核,激勵基層干部奮發有為、比學趕超。適當拓寬社區招考范圍,擴大社區、村委會工作人員晉升空間,增加選拔進入體制內的機會,鼓勵年輕人安心在社區,為基層輸送有經驗、能干事的工作人員。
自我管理要永葆初心?;鶎庸ぷ魅藛T要堅定自身的政治理想和信仰,牢記初心使命,常思常問自身思想素質是否滿足時代發展新要求,擺脫“圍城思想”,從基層不斷吸取養分,提高提升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職業認可感和成就感,在實踐中磨礪意志、增長才干,確保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